生命时报 家长们多数都有一种共识,亏什么也不能亏孩子,所以,只要是孩子吃的、用的、玩的,都要最好的,还要多多益善。“多多”就一定“益善”吗?吃的不是,玩的也不是。 美国一项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计划的研究结果显示,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或不适当的玩具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会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件。不仅如此,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在进行相关研究后也指出,那些玩具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的时间会相对更多,所以他们要比那些家境优越、玩具成山的同龄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对此结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幸福泉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程淮也表示赞同。他说,如果玩具太多,就会刺激得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丢一个,玩一样、扔一样,结果什么也没玩成,一直处于简单的摆弄阶段。 其实,玩具的作用主要是辅助、促进孩子生理、心理发育,它不在数量,而在于是否适合。所谓适合,一是要适合这个年龄段,二是要能起到...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儿童行为研究专家王玉凤教授今天披露这一信息是称:由于多动症预后不佳,约有七成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三成持续到成年期;继发或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高。 特别是大部分患者学业和职业成就低,成年期物质依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五倍以上,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负担。 王教授指出,由于中国儿童精神科医生少,医生和家长对该病危害缺乏认识,很多患儿并未得到诊治。 今天公布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三百六十度调研”报告显示:即使认识到该病危害并进行治疗的患儿中,也仍有四成未得到包括社会功能和情感发展内容的优化方案的正确治疗。 包括有中国一百五十位医生和患儿家长参加的此项调查,是由世界精神卫生联盟与礼来公司联合开展的全球性调查,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西班牙和英国等共有近一千五百人参加。 调查结果证实,患者家...
类别:宝宝/全家 生病/用药/就医/接种
|
标签: 心理 多动症
|
无评论
一、睡眠减压 睡觉是养生的头等大事,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精神都放松。据科学家分析,一个人一天必须确保6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而且最好挑选合适的时间,如晚上10点到早晨6点之间,睡眠质量最好。深睡眠的黄金段是夜里12点到凌晨3点。中午最好安排半小时的午休。如果不能保证每天的6小时睡眠时间,一周内要安排睡个懒觉,彻底放松,否则容易积劳成疾。 二、运动锻炼减压 运动之所以能缓解压力,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与腓肽效应有关。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 无论选择哪种运动方式,重要的是要符合自己的体质。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爱好,选择一项固定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瑜珈、跳绳、健身操、游泳、打球、散步、爬山等。运动时间掌握在每天30-50分钟为宜,不要过长,避免过度疲劳或兴奋。同时要注意防范运动伤害。 三、工作间隙活动减压 连续...
“哇,孩子跟着我做出一样的表情与动作耶!”父母是否常会为感到惊喜不已呢?孩子的模仿力一出生就有了,但其背后的含意可不只是单纯的“仿效”而已。模仿是孩子认知能力的基础,爸比妈咪若能加以引导、发挥他的模仿天份,将能使孩子更为聪明! 模仿力的概念 一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甚至是还在妈咪的肚子里时,就已准备好和你做互动,此即为模仿的基本基本概念。一般所说的模仿都是强调动作,这是因为宝宝在出生前都是用听的,然而并没有研究方式可从听力来判断有无模仿力,仅能从动作表现来得知。 孩子的模仿力 出生便已具备 宝宝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具备模仿的能力。以目前来说,大概可以证明的是,模仿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 专家表示,从婴儿观察来看,满月的宝宝,当爸...
文字来源: 家长交流中心 许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从小就爱探索和冒险。明知掏鸟窝有危险,可他们就是要去爬树。骑自行车可能要破头,可许多孩子才几岁大就在学骑车了。难怪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探索和冒险是人类的某种天性。如果同意这些观点,那么我们对孩子的冒险行为就该知道采取什么态度了。 首先对孩子们的一般冒险行为,我们先不要怕,要有精神准备,平时好好地引导。 这几年,我国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们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超前现象。十来岁的孩子,想出去闯荡,许多家长和教师对这一现象知之甚少,于是对冒险行为性质的认识便显得重要起来,为了衡量人类活动的危险程度,社会行为学家把冒险行为分成6个级别,称为“冒险级数”。即: 绝对没有危险的活动称为0级;危险占二成,安全占七八成的是一级。危险占四成,安全占六成的是二级;危险和安全各占一半的是三级。以此类推,到了六级是绝对危险的。例如不带降落伞便从高空飞...
快到两岁的孩子,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渴望着能独立活动。这时期是培养孩子的勇敢的冒险精神的关键时候,决不能随意阻止他的行动,从而使他形成胆小怕事,处处退却的性格,并且失去对环境积极探索的可贵精神和兴趣。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自己走路,大人应该鼓励他。他看到路边沙子石头或其他什么东西,都会引起强烈的兴趣,想走到那里去看一看,摸一摸。他不会像成人那样感到危险。他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感举的阶段,这种对环境充满好奇,积极探索的态度是极为可贵的,这可以帮助他通过对感兴趣事物的观察,发展注意力和认识能力。 这时候的孩子也因此特别容易跌跤、闯祸,父母确应注意他的安全。可适当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可通过看图片,讲故事等方式,提醒他注意安全,小心跌跤。但这时期又是培养孩子的勇敢的冒险精神的关键时候,决不能随意阻止他的行动,从而使他形成胆小怕事,处处退却的性格,并且失去对环境积极探索的可贵精神和兴趣。 怎样培养孩子的勇敢和冒险精神? 1、从小事入手 有的孩子怕打针,看到穿...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凡事喜欢说“我能”、“我要自己来”,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成人要珍视孩子的这种独立愿望,鼓励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回到我们的画面——很多父母都没有给予孩子们机会,去尝试做他们自己能够做的那些事情。比如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父母仍然给他们穿上袜子,他们洗完澡父母帮他们把身上擦干,还帮他们铺床叠被。毕竟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经成为父母的习惯。而且,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做事,那将又慢又乱,甚至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小家伙没准还会大发脾气,把所有东西都弄得一团糟。然而,事实是三四岁孩子的能力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父母所认为的那样,他们正在处于自我意识的发育阶段,而且已经准备好去探索整个世界了。 如果你让你的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他就能够慢慢长成一个有责任感、与人友好合作的愉快的孩子。但是,如果你坚持自己帮助孩子做每一件事情,他就会养成等着别人来做的习惯。当你的...
攀岩——岩壁上的芭蕾 惊险刺激是攀岩最根本的特点,而其能充分满足人们要求回归自然、寻求刺激,并从中 满足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欲望,又是她深受人们喜爱的根源。它正以自己特有的魅力、突出的个性感染着人们。 参与攀岩,会让您在与悬崖峭壁的抗衡中学会坚强,在与大山的拥抱中感受宽容,在征服攀登路线后享受成功与胜利的喜悦。 越壑——你自己的绝岭雄风 在宽度为二十二米的峡谷中,利用仅有的三根绳子从这头爬到另一头。若是单靠个人的能力是根本没有办法爬过去,所以必须得依靠团队的力量。新的突破带来新的感受。个体超越自我,通过一定的训练情景,完成相应的训练过程,完善个体与群体间交流的畅通性、合理性。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群体的态度达到进取的程度。 心心相印——体会别人做你的眼睛(适合小孩,方便的游戏)&...
作为成年人,我们时常感到快乐是难以捉摸的。阳光般的性情也许是与生俱来,但专家们认为,这绝对离不开良好的外界环境的培养。这里指的外界环境并不意味着金钱,金钱换不来孩子真正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等等。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产生了:“我如何做才能让宝宝拥有以上这些特质呢?”有些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完全接受宝宝的个性,不要试图按照父母的希望改造宝宝,比如说他是个文静的宝宝,爸爸妈妈就不要试图把他变成一个活泼的宝宝。父母应该关心宝宝的需求,重视宝宝的胆怯,用心倾听宝宝对你说的话。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宝宝从小就知道,父母是无条件地爱他。 以上这些原则十分重要,而以下列举的10个具体建议,可帮助父母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宝宝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建议1——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ldquo...
与小伙伴的友谊往往伴随孩子整个童年生活。多项研究结果都显示,童年生活是否快乐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极大影响。 2003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发表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许多儿童都抱怨没有时间和空间与小伙伴玩耍。在被问及如何度过假期时,相当高比例的孩子都回答在家看电视。其中很多孩子表示,事实上他们更愿意与小伙伴们呆在一起。而家长过于强烈的保护意识间接地造就了孩子的孤僻性格,出于“安全”考虑,家长甚至不带孩子去儿童较多的公共场合。 孩子一开始没有能力自己寻找伙伴、建立友谊,这需要家长予以帮助。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积极鼓励其与小朋友交往。例如,允许孩子带小朋友回家,带孩子去参加聚会或同龄孩子较多的地方,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玩惑一起外出度假等。 家长应敞开家门,邀请孩...